喜餅外一章

2021091312:23

喜餅外一章

 

上個月,鄰居林太太送來一塊喜餅,說是朋友給了兩塊,她知道在美國很少有機會吃到喜餅,與我們分享,也沾沾喜氣。朋友這份心意令我好感動,一面吃著喜餅,腦中一面閃過童年對美味喜餅的懷念,至今仍念念不忘記憶中的好味道。

記得第一次吃到喜餅是小學五年級時,班上有位同學是鄉裡的望族,親戚特多。她帶著我們四、五位同學利用假日去探訪親友,剛巧她叔輩家的長子剛娶媳婦,她端出切開的喜餅出來打招呼,讓我們瞪大眼珠,盯著喜餅,口水直嚥。小小客人受到大人如此殷勤招待,真是受寵若驚。我們每人分到一片,小口小口吃著外皮酥內餡Q軟彈牙、清新爽口的鳳梨喜餅,令人回味無窮。

那個年代物質匱乏,求溫飽已經不易,更別想奢求吃點零食或糕餅。喜餅是日常生活中很稀罕的糕點,烘焙店平日不賣,想吃也吃不到。送喜餅是傳統禮俗,只有親友的女兒下聘宣告婚訊喜事時才分贈喜餅給至親好友,讓大家祝福也沾些喜氣。大姊、二姊訂婚時,我們才有機會吃到細滑濃郁的豆沙、多種果仁香酥不油不膩的伍仁,和酥皮內餡比例剛好軟Q的鳳梨三種不同口味的喜餅,吃在嘴裡甜在心裡,感到好幸福。

喜餅我們俗稱大餅,種類有鳳梨、豆沙、伍仁……,遵循古法手工製做,餅面有龍鳳圖案、百年好合、囍等字樣,包裝簡樸,沒有時下精美的盒子,但傳承著濃郁的古早味。隨著時代遞變,喜餅的口感與質量也演變出好多種口味,甚至中西合璧,有樸實的台式味道、精緻的日式或西式禮盒,推陳出新,各出奇招,高雅又精緻,美得令人目眩。

落腳芝城多年,想到台灣古早味的大餅,更懷念起家鄉人情味。搬來加州後因亞裔人多,加上回台省親參加親友婚禮機會增多,才有機會再吃到喜餅,滿足小時候的思念。

吃著吃著,我不覺笑出聲來,憶起當現成媒人的趣事。話說我的工作助手與屬下女員工談戀愛,女方家長是香港人,原先不是很贊成他們兩人交往,但女孩子很喜歡我的助手,我也從中撮合他們的交往。

後來女方家長同意了,訂婚時,我的助手想找個媒人,他老爸建議:「你的上司是經理,應該不失禮」,我推脫幾回還是沒答應,我知道我不善於與不熟悉的人交談,怕場面尷尬。外子說:「是好事,成人之美也是一件功德」。

就這樣,我陪著我的助手帶了糕餅上門到女方家裡訂親。還好女方要求不多,除了首飾、禮物、禮金外,只要一些奇華烘焙店訂購的三角蛋糕、酥餅、紅豆餅、蓮蓉、老婆餅……,儀式雖簡單,但氣氛佳。男方則另訂購四十幾盒台灣式的喜餅分送公司的長官、同事及親友,才知道原來香港的廣東人訂婚不時興送大餅。

一塊喜餅勾起了這些久遠的點點滴滴,如今回想起來,在我的人生中有此經歷,成就了一段好姻緣,留下有趣又有意義的回憶,也是美事一樁。

本文已發表於世界日報家園版   2021-08-14